BBC最近拍摄的教育实验节目“中国学校”在英国和中国都得到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节目主要讲的是一所英国初中邀请五名中国中学老师,在一个月的时间里以中式教学方法教育50名学生。中国老师开始的时候在课堂上遇到了巨大的难题,主要是一些英国学生认为中式教育法灌输性内容过多,听起来无趣,于是开始闲聊和扰乱课堂秩序。但从最后的考试结果来看,在学生质量并无巨大差异的情况下,中国学校的学生每门课的平均分大概比英国对照组高15%-20%。这一结果令中国老师和英国校方都很惊奇,校方领导也意味深长地表示:这对英国教育体系是一个“有趣”的结果。如果为了提高成绩而让学生失去快乐的童年,这无异于回到“黑暗时代”。
相信BBC做这个节目的初衷只是为了回应英国国内的一个问题:即英国中小学生在最近的国际中学生学业测试中表现不佳,明显弱于亚洲学生,那么将亚洲模式移植到英国,是否对英国学生的学业有益。从节目的结果看,这个答案似乎是肯定的。当然,有人指出中国班每天在校学习时间比英国班长将近一倍,从学习效率看,中国班未必更高。但从另一个方面来看,中国班实行的是在欧美看起来恐怖的中式50人大班教学,且不分班;英国班都是标准的30人班,且根据能力进度分班。更别提中国班老师即使英语良好,也依然面临语言和文化背景带来的交流不便,和与学生不如本地户熟悉带来的适应成本。
对于教育学和经济学研究者来说,这个节目其实带来了非常值得思考的挑战:班级大小与学习成绩的关系是近几十年教育经济学研究的最重要主题之一,基于美国田纳西州STAR实验等研究,很多教育经济学者都推荐小班教学作为提高学习成绩的重要手段。但从这个节目结果来看,小班教学看起来并没有很惊人的效果,或者说,如果有也不如简单延长上学时间有效。
中式教育与英式,或者说欧美式教育的另一个不同在于:相比欧美教育认为学生做到自己认为的最好(或者说“但尽人事”的程度)就可以了,中式教育往往鼓励学生“挖掘潜力”——即做到老师认为他可以做到的最好的程度。以西方的话语来说,中式教育在设立教育目标上充满了父爱主义。的确,中国老师也常常把“我是为了你好”放在嘴边。欧美教育的假设是,即使是小孩子,也有权利按照自己的意志决定并为此负责,如果小孩小时候不养成为自己作决定的习惯,长大也会缺乏主见;而中式教育的假设是,让缺乏判断能力的小孩子作决定并负责,是相关监护人和教育者的不负责,如果放任小孩做对自己有害的决定,他们将来会后悔,并承担过大的代价。这一点上双方各有道理,很难说对错。但如果只是追求学习成绩这一目标而言,以老师为主导的挖掘潜力的教学显然更容易出成绩。
作者包特,荷兰格罗宁根大学经济与金融系助理教授。本文经修改后的版本刊发于《经济学家茶座》
0
推荐